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市場整體處在恢復過程中,但一些消費品類增長勢頭仍不穩固,一些領域消費體驗不佳、感受不好,需要政策進一步加力。其中,作為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模式,家居消費的提質升級值得分析。
家居消費是人們在購買和使用家居產品及服務方面所花費的費用,涵蓋家用電器、家具、五金制品、照明電器等行業,涉及領域多、上下游鏈條長、規模體量大。隨著科技創新持續深入,這種消費模式呈現出智能化、定制化、融合化和綠色化發展特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限額以上單位的家具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合計零售額約為1.2萬億元,占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的8%,已經具有較大的市場規模。還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以系統門窗、智能電器等為代表的消費升級品類持續領漲。智能浴霸、智能浴室柜、智能落地燈、智慧門等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智能升降桌同比增長超200%。
家居消費既屬于生活必需品,又是改善家庭日常生活品質的升級類商品,因而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居民對于家居品質本身有了較高的升級要求。老舊小區改造、住宅適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設等深入推進,使近年來累積的有效需求快速釋放,導致傳統家居消費和家居新消費均出現較大增長。以縣級物流節點為核心、鄉鎮服務站點為骨架的物流配送體系不斷完善,使新的家居消費需求向農村下沉。市場專業化分工不斷進步,使消費者對于家居消費偏好有了顯著變化,老年人、兒童等重點群體有了更多的家居消費選擇,智能化、個性化家居越來越受歡迎。線上線下相結合、AI賦能和深度體驗等場景的廣泛構建,新零售等模式的演進更推動家居消費渠道發生深刻變化,使得家居消費更加便捷高效。
家居消費快速增長的同時,受多重因素影響,家居家電等大宗消費回升力度仍顯不足。品牌影響力不足、能耗較大、適老化改造仍需優化、廢棄家具家電處理難、裝修舊房時家具家電無處放等問題仍然制約著相關行業的長期發展,需要進一步疏堵點、解難點、治痛點,著力改善供給質量、消費場景、消費條件、消費環境。
一段時間以來,推進家居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多項政策不斷推出,特別是今年6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就促進家居消費部署相關舉措,指出促進家居消費的政策要與老舊小區改造、住宅適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設、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等政策銜接配合、協同發力。以家庭裝修、智能家電、定制家具、家居飾品等為主要方向的家居消費升級正逐步展開。
在此過程中,要持續促進家居消費更好更快發展,就要加快家居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產業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推動完善行業標準體系,著力培育一批家居行業領跑者企業,結合“中國品牌日”活動,不斷提升家居品牌影響力。要提升家居“上云用數賦智”水平,支持面向單個或多個生活服務環節提煉關鍵需求,聚焦家居消費熱點,采用組合智能、電子智能、機械智能、物聯智能方式,推出智能家居優質應用場景和示范項目。要統籌線上線下消費渠道,以家電、家具、家裝、建材等消費為重點,結合老舊小區改造、住宅適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設等,鼓勵各地開展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家電以舊換新、家居進社區進農村等家居促消費活動,此外,還要探索發放惠民家居消費券,用好各類消費補貼政策。
原標題:疏解家居消費增長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