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開辟數智轉型新賽道
福建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人員在操作金剛石磨粒自動排布機,制備新型石材加工金剛石工具。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福建省南安市堅持實體興市之本,在水暖、衛浴、石材等優勢主導行業,大力引進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和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重大研發機構;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促成上海大學研究院、同濟大學設計創新中心、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落地。通過打造一批新時代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尖兵,加快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的步伐,加速全市產業向“智造南安”蝶變。
李紅婷 福建省南安市科技局局長
國內首座萬噸級3D打印鑄造全流程智能工廠迎來重大發展節點。
福建省南安市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近日傳來喜訊,由該智造園重點入駐項目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打造的這座智能工廠,正抓緊安裝相關設備。“這座智能工廠將給區域裝備制造業帶來顛覆性變化,推動整個產業向‘智造’加快轉型升級。”該智造園相關項目負責人說。
南安市是福建省乃至全國縣域經濟的“排頭兵”之一。“近年來,南安市堅持實體興市之本,在水暖、衛浴、石材等優勢主導行業,大力引進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和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重大研發機構;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促成上海大學研究院、同濟大學設計創新中心、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落地。通過打造一批新時代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尖兵’,加快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的步伐,加速全市產業向‘智造南安’蝶變。”南安市科技局局長李紅婷說。
引進高端人才團隊
突破智能水務瓶頸帶來千萬元效益
一項由新技術升級的遠程智能水務閥門產品,給歐冠閥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冠閥門)帶來千萬元效益!
閥門屬于高端精密裝備的關鍵性部件,廣泛運用于石油、化工、供水、航天等行業。其中市政供水管路的供水閥門多安裝在戶外管道井內,環境潮濕、常年靜止不動,需要時則由人工手動開啟、關閉,若閥門組成部件被銹蝕黏結在一起,以人力很難開啟。
“通過電控閥門可以改變人工操作的麻煩,也可用于避免組件間銹蝕黏結,在一定時間間隔內開啟、關閉操縱閥門。但是電控閥門的供電取電問題,一直是這一應用中難以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也給閥門遠距離控制帶來了困難,阻礙了遠程供水調度或事故快速響應處理。”歐冠閥門負責人吳文川說。
同時,南安市實施“人才+團隊+項目”引才計劃,引導市內企業與國內高校院所開展科研合作,引進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關明杰創新團隊與歐冠閥門合作開展項目技術攻關。該團隊匯集機械電子、嵌入式系統、能量轉換與控制電路、智能系統、傳感器技術等專業領域人才。雙方圍繞“遠程智能水務閥門”開展了關鍵技術攻關,形成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并入選泉州市第五批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
“利用新技術升級遠程智能水務閥門產品,可在無須從市電網取電、不安裝電井的情況下,通過對運行中的狀態參數進行實時監控,遠程自動實現閥門的開啟與關閉,滿足遠程供水調度或對事故的快速響應處理,可快速調整與恢復作業,大幅節省成本。”創新團隊帶頭人關明杰說,此外通過數據分析,還可避免意外作業中斷、減少錯誤發生與質量偏差、提升工廠作業安全性。
不僅授之以魚,也授之以漁。關明杰創新團隊還指導企業技術人員掌握傳感器、控制新技術,及時解決公司遇到的閥門遠程狀態監測及控制問題,同時參與企業利用傳感新技術開發遠程智能水務閥門等新產品,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推進企業創新,實現成果的有效對接和轉化,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